我在海航的一天 ——GCAM海口基地内场维修室主管唐子伦
隔界村地处热区,香蕉是村民们增收的重要支柱,此外,还有木薯、黑姜等,前一阶段,因国内疫情影响,对外交通受阻,曾一度影响香蕉外销,眼下,交通恢复,香蕉收购回归正常,每公斤香蕉可卖到3元左右,且价格比较稳定,村民今年的收入有了保证。
各国应该同舟共济、携手抗疫。(2020年3月26日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复信)在中方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许多成员给予中方真诚帮助和支持,我们会始终铭记并珍视这份友谊。
(2020年3月19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公共卫生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中方主要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抗击疫情,同时也对国际社会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中方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韩方抗击疫情,愿同韩方携手合作,早日共同战胜疫情,维护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中方支持联合国、世卫组织动员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加大资源投入,特别是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
要发挥二十国集团的沟通协调作用,加强政策对话和交流,适时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中方将继续本着公开透明态度,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开展合作。5年前,寨子环境脏乱差,道路污水横流,到处粪便成堆,并且村民都认为世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并没有什么不妥。
从施甸到卡斯35公里公路扩建,群众主动让出1000多亩山林土地。一条条水泥路在山间蜿蜒,连接着一座座漂亮的村寨。原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兄弟俩的行为,带动了群众,之后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记者陈飞摄干与不干群众说了算走进立界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活动场所:景观石精致醒目,花台造型新颖,凉亭别具民族风格。资料图只要是曾经到过木老元乡布朗族村寨的人,都知道朱有北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立界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脱贫攻坚项目推进中,坚持集体事务村民小组决议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实施为我要实施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为了筹措资金,理事长、小组长杨连育带着大家召开会议,商量对策,最后家家户户表示,宁愿自己掏腰包,也要把公路建好。立界村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决定,项目建后如何管理由群众说了算。建后如何管理,群众说了算。
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教育,靠知识改变贫穷5年来,木老元乡一直坚持还权于民,提出五个群众说了算,布朗族群众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通过5年的整族帮扶,布朗山旧貌换新颜。在产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务工第一产业,以依托产业致富能人对市场的敏锐性发展特色产业,组织群众共同商议,以群众为主体进行合作社精细管理。施甸县融媒体中心杨丽娟云报全媒体记者浦美玲陈飞东方烟草报记者杜星霖保山日报记者姜吉福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记者陈飞摄干什么群众说了算在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之后,立界村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决议申请制度。
以长寿豆合作社为例,把理事会成员和小组长纳为网格员,对网格内的地块实施技术、管理、采摘包干,从采摘就对豆子分类定级,每斤单价比其他地方高出0.5元至1元。随着云南中烟公司5年来的倾心帮扶,看着脚下的路变宽、居住的房变新、兜里的钱变多,以及扶贫队员和村干部们日复一日地宣传和引导,村民们逐渐转变了思维:原来,美好生活是可以用双手去创造的。
在活动场所、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木老元乡坚持村民小组决议提出申请,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程序实施。在龙潭村麻场小组,小组长杨连育指着家门口的一条公路自豪地说,政府补助的资金只够路面浇灌,而一些路段因为地势原因需要建挡墙。村民决议申请由理事会主持,理事会成员由村里威望高的党员、热心村民、致富带头人组成。在房屋改造、美化亮化等方面,则由理事会召开群众会商议,以自然村为主体,或是统一找施工队实施,或农户按规划自己干,由理事会和村级监督实施,具体如何干让群众自己商议决定。现全乡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1.51%降为0.63%。群众主动出让耕地后建成养殖小区,立界村率先在全乡建起了养殖小区,成为全乡美丽乡村的试点村。
当然,爱护环境的文明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建活动场所需要占到朱有碧家的两分地和几棵核桃,不管理事会说什么,朱有碧就是不同意出让,无奈只有让他在外打工的儿子来劝说,朱有碧的儿子在电话中说:建了停车场,家家有车可以停,这点利益我们都不肯让,到时候我们停车好意思吗?听了儿子的话,朱有碧砍掉核桃树让出了地有问题如何解决,群众说了算。
卫生维护实行农户三包政策,农户包区域(实名制)、包清扫、包维护。等、靠、要思想也较为严重,多年形成的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观念使然,村民觉得环境改善是政府的事,自己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来解决。
如:村寨商议后自行制定轮流打扫值班表,有些村寨每周打扫1次,有的村寨农历逢一、五、十打扫,最终形成村规民约,家家户户自觉遵守。立界村庄绿化实行三包制度,按责任区域包保到户,农户包种植、包成活、包管理。
木老元乡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越来越多的布朗族儿女走出大山,靠勤劳的双手务工增加收入。理事会成员朱有全说。活动场所建哪里、如何建,是统一招标施工队还是农户自建资金补助到户,群众说了算。
一个100多人的小村庄,投资80多万元建这么气派的一个广场,得益于家家户户出钱、出力、出土地。记者陈飞摄建后如何管群众说了算行走在村间道路上,记者看到,每隔一段就用黄漆标着一条线。
记者陈飞摄如何干群众说了算这是我们小组29户人家参与修建的公路,政府把修路的自主权交给了我们。全乡所有活动场所建设都选在核心位置,群众主动拆除旧房让出土地等,家家户户改厕、改圈,房前屋后种上了各种蔬菜和果木,全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决议申请制度实施后,一开始对砍掉几棵树、占用几分地、拆掉厕所都有抵触情绪的村民们,都没了意见,个个举手支持建设美丽家园。龙潭村立界小组改造中画面。
全乡殡葬改革提前于全县一年执行,火化率100%。道路扩多、房屋风格如何统一,圈、厕如何改,听群众意见。朱有北介绍,村民决议申请制度建立后,公用道路、活动场所、停车场占用到村民的土地、树苗时怎么办,听群众意见。记者陈飞摄目前,木老元已经建起了一个个像立界村一样的美丽乡村。
一排排新屋,一个个新家,干净整洁。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数较2014年翻了10倍。
在立界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占用的14亩土地,全部为群众自愿让出。形成集体决议并向村党总支提出申请,由村党总支牵头,项目指挥部、理事会、驻场技术人员进行实地丈量和科学规划,最终开展实施
人居环境前后对比2015年以前,很多布朗族老人都没有到过施甸县城。在他小时候,刀耕火种收获的粮食只够吃几个月。